设为首页
加入收藏
首页
环境工程简介
师资队伍
在职教师
博士后
研究助理
招生招聘
本科生
研究生
博士后
人才
其他
学术科研
学科布局
学术论文
国际合作
科研平台
水沙科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
国家环境保护河流全物质通量重点实验室
北京市新型污水深度处理工程技术研究中心
北京大学环境工程实验室
教学与科研(原站资料)
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
发布日期:2019年04月26日 15:43 浏览次数:
学习安排和综合考试的基本要求
应修学分:
共 15 学分
其中必修:11 学分
选修:4 学分
学科综合考试的要求:(时间、方式、内容、标准及考试形式等)
时间:学生入学后第四个学期期末以前。
方式:学生就老师提出的问题进行答辩。
内容:围绕本学科基础知识和研究动态,在广度和深度两方面考察。
标准:学生须能正确或基本正确地回答问题,通过答辩反映出学生在本学科领域具有扎实的
基础知识和较强的理解能力,对本学科的发展须有较全面的了解。
考试形式:由博士生导师指导小组成员每人出一道考题,学生准备十分钟,指导教师现场评判讨论。指导小组教师讨论后给出成绩。70分以上才能通过综合考试。
科研能力与水平的基本要求
(列出可证明其科研能力与水平的检验标志)
掌握环境工程学科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,同时掌握一定的相关学科知识;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;在科学或专门技术上做出创造性的成果。完成研究生课题的基础上,能够协助指导教师完成一定的教学或科研任务。至少参与一项与所学专业密切相关的研究课题,要求至少在国内核心期刊发表3篇论文;或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。研究生在国际会议上发表1篇论文,且该文被收入论文集,等同于在核心期刊上发表论文1篇。研究生科研成果获省部级三等以上奖励1项(须有获奖证书,排名前1/2),或获得国内外发明专利1项(排前3名),相当于在SCI或E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。
学位论文的基本要求
(包括学术水平、创造性成果及工作量等方面的要求)
学位论文选题要有充分的理论依据和较大的现实意义,并在资料获取和技术手段方面具有较强的可行性,在本学科领域做出创造性成果。
博士学位论文,应在导师、指导小组的指导下,由博士生独立完成,应是一篇(或由一组论文组成的一篇)系统完整的学术论文。论文结构完整、合理,思路清晰,逻辑性强。论文的论据充分,论证深入。观点有新意,结论正确,有学术价值和实用意义。论文写作规范、文笔流畅,表达清楚,图表格式符合要求。表明作者在本学科掌握坚实宽广的基础理论和系统深入的专门知识,具有独立从事科学研究工作的能力。用于学位论文的时间一般不少于2年。在学位论文答辩前,应在核心期刊发表或被接受发表3篇论文,或者在SCI收录期刊上发表1篇论文。未达到上述要求的,一般不批准学位论文答辩。
对新生能力、水平的基本要求及入学考试科目设置
对新生能力、水平的基本要求:
有较强的数理基础和全面的环境工程基础;善于发现问题和探索新方向;受过良好的专业训练,具有培养潜力。有一定的计算机软、硬件知识和应用能力。英语水平至少通过国家六级并能熟练阅读、理解英文科技文献。对于非英语学生,应能利用所学外国语熟练阅读并理解该语言的原篇科技文献。
入学考试科目设置与录取方式:
①英语
②自然资源学、流体力学、环境工程基础(任选一门)
③综合考试(环境与发展)
下一篇